查看原文
其他

税眼观察:2020经济半年报


  2020年上半年,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,天灾人祸频发,世界经济与全球化在不确定性中风雨飘摇。

  

  然而,在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,中国经济扛住了疫情的打击,顶住了外部压力,一步一个脚印,坚定地走上了爬坡回升之路。由负转正,增长3.2%,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二季度GDP数据让人眼前一亮。6月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普遍下调了今年各国经济增长预期,中国却是唯一一个调高预期且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。

  

  中国经济何以在短期内回稳复苏?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?


留住青山 制度优势赢未来


  “留得青山,赢得未来”,这句话继承了传统文化的智慧,而对于2020这特殊的一年,它又有了新的内容和意涵。

  

  市场主体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转的基础。对于一个拥有超过1亿个市场主体的庞大市场来说,保住市场主体的必要性尤甚。在疫情影响下,上半年许多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由于体量所限,抗风险能力弱;而许多大型企业也因为疫情无法顺利复工复产,盈利能力受到打击。在应对前所未有的市场风险时,由于政府拥有大规模组织和调动资源能力,中国凸显出明显的制度优势。

  

  以税收工作为例,疫情初期的2月6日,国家税务总局就发布了有关支持疫情防控税收政策的公告,公布了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收入免征增值税等政策。此后阶段性减免社保费、医保费,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税收优惠政策,完善出口退税等稳外贸税收支持政策等减税降费政策陆续出台,让疫情中压力巨大的企业有了喘口气的机会。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,3月18日~6月30日,仅税务系统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成交金额,就达196亿元。

  

  由负转正,降幅收窄,有些行业异军突起,上半年特别是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,有力地展示了全民“战”疫、加速复工复产的成效,市场主体逐渐从阴霾中走出。

  

  第二季度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第一季度下降8.4%转为增长4.4%;服务业增加值由第一季度下降5.2%转为增长1.9%。各行业生产经营持续向好,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PMI(采购经理指数)数据,制造业PMI、非制造业PMI以及综合PMI产出指数三项均从3月开始连续5个月在荣枯线以上。

  

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比第一季度收窄13.0个百分点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四个月降幅收窄,从3月的-15.8%收缩到6月的-1.8%;出口额连续3个月正增长。消费、投资、出口“三驾马车”稳步发力,带动经济回暖复苏。

  

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答记者问时提到,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,我国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,实现经济由降转升,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,殊为不易,这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,同时也体现了党中央、国务院综合施策的效果。

  

  值得注意的是,减税降费工作并非短期行为。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,2019年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2万亿元,占GDP比重超过2%,拉动全年GDP增长约0.8个百分点。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约1.5万亿元,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将超过2.5万亿元。持续、有力的减税降费,让市场主体整体负担下降,抗风险能力提高,应对意外冲击时能有更大的缓冲空间。数据显示,上半年,江苏、山东、浙江等市场经济发达的省份,分别新增市场主体101万、49.15万和63.46万户,保市场主体成效显著。


危中有机 新型业态增动能


  远程医疗、无人配送、在线教育、“云”办公等数字化新业态在疫情中展现强大潜力,电商平台进一步与生产生活“无缝衔接”,这些新业态成为疫情期间经济增长的新动能。

  

  上半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.4%,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.3%;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.2%,比上年同期提高5.6个百分点。疫情防控阻碍了线下消费,但消费需求没有消失,线上消费满足了这部分潜在需求。

  

  为了线上购买的基本生活物资能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,税收政策起到了畅通线下物流的作用。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、生活服务及居民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,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半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,这些支持政策让网上零售少了后顾之忧。

  

  在线办公、学习、问诊、购物,不只是疫情下的权衡之计,它们也代表了未来生活的发展趋势。

  

  网络流量的迅猛增长反映出社会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的上升。1月~5月,全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610.8亿GB,同比增长35.2%。互联网平台服务收入加速增长,在线教育和电子商务平台企业领先发展。1月~5月,规模以上线上教育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.4%;上半年,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实现业务收入1728亿元,同比增长13.6%,扭转第一季度下滑局面,且增速较1月~5月回升8.7个百分点。

  

  此外,高技术制造业成为工业生产的新亮点。第二季度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8%,而一季度为下降3.8%,为增速最高的行业板块。6月份,3D打印设备、集成电路圆片、智能手表同比增长1至5倍,反映出新兴产品良好的市场需求。

  

  这些新业态新产业,代表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,疫情风险的冲击,就像一块“试金石”,试验出了新兴行业的发展潜力和韧性。而新业态的发展,往往与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分不开。

  

  近年来,国家给予中小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许多税收扶持政策,为他们的初创成长、技术进步提供了培育条件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,适用企业范围扩大;对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;对特定产业有额外的税收政策支持,如先进制造业增值税留抵退税、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企业所得税“两免三减半”等等,激发了企业创新研发的积极性。

  

  据了解,全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20万家,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8万家,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。新业态新产业在疫情中逆势增长,并非短期市场波动,其背后有长期科技研发和创新作为基础。政策在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,扮演了重要角色。


营商环境 不断优化促发展


  近来,“双循环”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。5月14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提出要“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”,释放出挖掘国内经济潜力,同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信号。

  

  从国际经济循环角度看,上半年,外资外贸回稳。商务部7月16日发布数据,1月~6月,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721.8亿元人民币,同比下降1.3%,降幅较第一季度收窄9.5个百分点,总体好于预期。海关数据显示,出口自4月起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,上半年出口降幅收窄至3%。根据世贸组织最新数据,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平均水平。

  

 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,我国坚定不移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,在疫情蔓延全球的困难形势下,让外资外贸稳定在合理预期内。优惠的税收政策、便捷的税收服务,共同构建了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,成为疏通外资外贸发展堵点的“清道夫”。

  

  今年,出口企业回流资金更快了。2月,国家税务总局提出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将压缩至8个工作日内,相比2019年提速20%;天津、河北、黑龙江、浙江、河南、安徽等地税务部门上半年平均出口退税时间在税务总局要求的8个工作日基础上进一步缩短。

  

  今年,跨境电商税负更轻了。5月,国务院决定新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46个,并对综试区内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货物按规定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、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等支持政策。

  

  今年,外商投资更有法可依了。自1月1日起实施的《外商投资法》,“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”,打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,不少外商表示深受鼓舞。

  

  此外,不断优化的服务让税收营商环境更加便利。上半年由于疫情采取的“非接触式”办税模式,实现90%以上主要涉税事项网上办理,节约了纳税人缴费人的时间成本。税务部门拓展“银税互动”,积极同金融机构合作,为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,助其渡过难关。

  

  7月27日,世界银行发布《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》专题报告,认为中国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巨大成就,在多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,为全球其他经济体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借鉴。






本文刊发于《中国税务报》2020年8月10日B1版



本报记者 张中艺

来源:中国税务报

责任编辑:易敏敏  (010)61930016


  更多

中小企业这笔钱,国务院说不能欠!

重磅利好!这类企业可免10年所得税




你的“分享、点赞、在看”我都喜欢!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